一、直观理解
1.1 电磁场的理解
场是物质的,那么怎么才能把这种物质性显现出来呢?我认为我觉得它不明显是因为从小就接受电磁波的传导是不需要介质,以太是不存在的这两个概念。但是实际呢,只不过这种介质不是那种常见的比如空气啊啥的东西,但不意味着没有。在麦克斯韦的时代,他的理论就是建立在电磁以太上的基础上的。其实想一想,没有介质就有超距作用的嫌疑了,而且对于一个比较淳朴的人来说,认为作用是不需要通过介质传播的,就像可以不用手就触摸姑娘的脸颊一样不自然。
妨碍场理解的另一个因素是我们只要不涉及电磁波,那么很多现象还是可以直接认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而场只是起辅助作用。总之,粒子和粒子关系占了主体地位,场占了次要地位。那么怎么挽救这个东西呢,一方面,可以认为场是感觉,有点类似罐中脑的感觉,我知道了一个粒子的受力情况,只能推测出此处的场的情况,而不能知道其他的电荷分布,这么看场才是唯一确定的。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强化场的物质性,强化一个不那么物质的东西的物质性,最快速的办法是用比喻。而实际上也确实挺像的。以奔涌的大河为例,我不能说水是河,而应该说运动的水是河。但是还不够精确,运动的有沙子水是河,运动的泥水也是河,运动的眼泪也是河,所以说明一个东西是河,跟组成他的粒子没啥关系,而是跟运动的形式有关系,所以可以说运动的挺大的液体形式是河,但是运动的挺大的液体形式不是传统的意义上的物质,但是你还是可以说他已经很物质了,除了运动这个概念以外(在场里面大概是流速吧),还有很多东西都是这么个属性,比如源,旋,不可压缩。有点算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