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学物理-经典力学

期中物理总结

一、数学知识

1.1 向量知识

1.2 积分知识

$I_n=\frac{n-1}{n}I_{n-2}$ $I_1=1$ $I_0=\frac{\pi}{2}$


二、质点运动学

2.1 经典力学速度合成公式

$u(t)$ 是动系相对于静系的瞬时速度,简称之牵连速度

2.2 角速度

这个公式不仅能判别v的方向:将叉乘的第一个量的方向指向手心,四指向叉乘第二个量的方向弯曲,大拇指指的方向就是结果向量的方向。其实只要把这三个量写成一个环,那么任意两个量方向已知,就可以判定第三个量的方向。比如让r指向掌心,四指向v的方向弯曲,大拇指指的方向就是w的方向。

直观理解:当顺时针转动时,$\vec{w}$ 的方向竖直向上;当逆时针转动时,方向竖直向下。

2.3 自然坐标系

$e_\tau$ 是单位切向量,$e_n$ 是单位法向量。对切向量 $e_\tau$ 求导会得到 $e_n$,但是对法向量 $e_n$ 求导,却会得到 $-e_\tau$。


三、牛顿力学的基本规律

3.1 力学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将其概括为力学规律对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这会在最后被爱因斯坦推广为物理规律对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3.2 科里奥利力

首先应当明确,科氏力在现实中有诸多现象,但是为啥它这么给我感觉不自然呢?这是因为我总下意识的认为地面是一个惯性系,实际上地球不断自转,我们是处在一个转动的非惯性系下,就像在一个过山车上或者一个海盗船上,力学规律并不像在平地上那么自然,但是这就是事实。我们只要一相对地面移动,就会受到科氏力,这是事实。


四、动量变化定理与动量守恒


五、机械能变化定理和机械能守恒

5.1 保守力和保守力场中的势能

做功与路径无关的力称为保守力,常见的保守力有重力、引力、弹力、库仑力。保守力做功也可描写为:沿任意闭合环路保守力做功为零

因为保守力做功的大小只与运动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所以我们对物体某一刻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速度)就可以概括出一个新的不变量,即动能和这个量的和,这个量被称为势能势能动能的和被称为机械能,就是我们寻找的那个守恒量

但是机械能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是守恒的,因为在保守力场中运动的物体还可能受到非保守力的作用,比如摩擦力、推拉力、支持力,运动物体的机械能改变量等于非保守力所做的功,这被称为机械能变化定理。相应的,当物体运动时,不存在非保守力或者保守力不做功,那么机械能是守恒的,被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

5.2 三种宇宙速度

应当有意识,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都是在机械能为0的情况下解出来的,只不过一个是相对于地球,一个是相对于太阳。那么在进一步讲,其实速度并不满足机械能为0,因为还有其他天体的引力势能,用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以后,飞船会被太阳的引力势能束缚,成为太阳系人造天体,用第三宇宙速度脱离太阳以后,飞船会被银河系其他天体束缚,成为银河系人造天体,有心力场可以叠加,势能也可以叠加

5.3 恢复系数与约化质量

这是一维对心正碰动能亏损的计算公式。

其中 $e$ 是恢复系数,数值定义式如下,其数值仅有材料物性来决定,所以恢复系数可以用来度量材料的弹性,是一个小于等于1的数值,恢复系数为0.8的材料弹性要比恢复系数为0.6的材料弹性好。

$\mu$ 是约化质量,将多次出现在两体问题中。

5.4 二维碰撞散射

速度方向不同的两个质点的碰撞,或两个弹性球的非对心碰撞,将呈现散射图像,碰撞是必然共面的。


六、角动量变化定理与角动量守恒

6.1 角动量

角动量被定义为位矢动量的叉乘,应当注意到,角动量的方向是与角速度方向相同的。此外,还应知道,用角动量描述运动次序注意其是对哪个参考点而言的。

6.2 力矩

力矩被定义为位矢的叉乘。存在力 $F$ 而 $M=0$ 的条件,可以是

  • $r=0$

  • $\alpha=0 ||\alpha=\pi$

所以对于有心力场,参考点一般选为力心,这样保守力矩为0,较易分析。

6.3 角动量变化定理

可以看到,角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力矩对时间的积分,角动量对时间的微分等于力矩。当力矩为零时,角动量守恒。在运用角动量变化定理时,角动量与力矩必须是针对同一参考点而言的。

6.4 有心运动守恒

凡两体相互作用力具有 $F\propto r^ne_r$ 形式,皆系有心力场。因为有心力场是一个保守力场,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同时,有心力与位矢平行或反平行,所以角动量守恒。分析有心运动应该从这两个方程展开。

角动量守恒具有两个推论:平面轨道掠面速度不变。平面轨道是因为角动量的方向不变,所以轨道必须限制在一个平面内(这个平面包括速度和位矢)。掠面速度不变推导如下:


七、质心力学定理

7.1 分析质点组运动的一种新视角

首先着眼于把握质点组的总体运动,再分析各质点之间的相对运动。即我们将质点组的复杂运动分解为两种运动的叠加。质点组的质心及其运动就可以作为质点组总体运动的代表。

7.2 质点组动量、角动量变化定理

一对内力的动量和和角动量和都为0。质点组的动量改变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质点组的角动量改变量等于合外力角冲量。

7.3 质心参考系

质心系是随质心一起平动的参照系,一般选质心为参考点。质心系可能是一个惯性系,也可能是一个非惯性系。在质心系中,质心速度恒为0。引入质心参考系是为了分析的下一步,即用质点组概括宏观运动、然后各个质点相对质心分析

7.4 质心动量定理

这个公式就是在假想在质心位置有一个等于质点组全部质量的质点,尽管不一定真的有。

质心动量的改变量就等于合外力的冲量,如同将全部合外力合成一个力,作用于质量为 $\sum m_i$ 且在质心位置的质点上。

在质心参考系下,质点组的动量恒为0。

应该意识到,动量速度的联系十分紧密,题目中往往问质心的速度,但其实就是在问质心的动量

7.5 质心动能定理

7.5.1 科尼希定理

质点组的总动能等于质心动能相对质心动能之和。

7.5.2 两体动能公式

其中 $\mu$ 是约化质量,$v_r$ 是相对速度

用这个公式可以导出碰撞动能亏损公式。

7.6 质心角动量定理

7.6.1 质点组角动量等于质心角动量和相对质心角动量之和

这个形式跟动能柯尼希定理的形式很像,但是与动量不同,动量的表述是:质点组的总动量等于质心动量

7.6.2 质心角动量变化定理

质心角动量的变化就等于合外力集中于质心时产生力矩的冲量,与单质点情况相同。

7.6.3 相对质心的角动量变化定理

也就是说,即使质心相对于惯性系有加速度,质心系非惯性系,公式依然成立。有了这个定理,我们就可以进行两步的分析。第一步,先用质心角动量变化定理求出质心的状态(一般都是为0或者守恒),第二步,用相对质心的角动量变化定理来求出相对质心的质点组的运动状态,因为这个比较好求。最后将运动理解成两种运动的合成。


八、刚体力学

8.1 刚体运动学

8.1.1 刚体运动的自由度

用以确定对象运动位置的独立坐标的数目,简称为对象运动的自由度。物体运动的自由度m,决定了其独立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的数目,一共有m个,每一个方程均是二阶微分方程,若运动被限制或者约束,其自由度就会减少,多一个约束条件,就减少一个自由度。

对于刚体运动来说,其运动可以被拆解为平动转动两部分,平动的部分可以用位置坐标(x,y,z)确定,就是3个自由度,转动的部分可以用三个旋转角度确定(想想SolidWorks里面的数据迁移旋转),那么一共就是6个自由度。如果不是刚体的话,还有可能会更多,比如一个质点组,各个点之间不存在约束关系

但是我们去总结概括刚体运动时,会利用约束条件对其进行分类,大抵可以有以下几类:

  • 定点转动:就是说对于转动,没有任何约束条件,刚体的转动自由度为3。

  • 定轴转动:只能绕一个定轴转动,那么转动自由度降为1。

  • 平面运动:不仅限制转动只能是定轴转动,还限制平动必须在平面中进行,也就是说平动自由度下降为2,总的自由度为3。

    当运动的形式为平面运动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取出基面基轴基点三个要素,基轴就是选定的任一轨道平面,与基轴垂直的任意直线上的各点,运动状态相同,具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加速度。基面上的各个点的运动被分解为基点的运动加上绕基点的转动,如果选择质心为基点,那么就会有公式

    也就是说,在解题的时候,可以先用质心动量定理求解出质心的速度,然后再用定轴转动定理求解出 $w$ 然后再通过分析得出 $v$ 的特征,比如说纯滚就是 $v=0$ ,就可以列出方程组了。

8.1.2 刚体的特性

刚体有如下特性:

  • 任意两点的速度矢量,在其连线方向的投影分量总是相等的。
  • 刚体内部一对内力做功之和恒为0。
  • 刚体的瞬时角速度存在唯一性,根源来自物体的刚性

8.2 定轴转动惯量

8.2.1 转动惯量的定义

其中 $R_i$ 为质量元 $\Delta m_i$ 位置与轴的距离,可以看到,转动惯量是一个标量,它的大小与转轴质量分布,也就是形状都有关系。离轴越远,转动惯量越大。

我们利用转动惯量可以计算角动量沿转轴的分量

这表明,定轴转动角动量的轴分量与角速度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转动惯量。转动惯量对角动量分量的影响,如同惯性质量动量的影响,转动惯量是对刚体在定轴转动时表现出的惯性的一种量度。

8.2.2 常见物体的转动惯量

  • 圆环,以过圆心垂直于圆平面的轴: $mR^2$
  • 圆盘,以过圆心垂直于圆平面的轴: $\frac{1}{2}mR^2$
  • 球壳,以任一直径为轴: $\frac{2}{3}mR^2$
  • 球体,以任一直径为轴: $\frac{2}{5}mR^2$
  • 圆柱体,以过中心线一半且平行于地面的直线为轴: $\frac{1}{4}mR^2+\frac{1}{12}ml^2$

8.2.3 转动惯量计算公式

  • 平行轴定理

    与质心轴平行的转轴,其相应的转动惯量 $I$ 与质心轴的转动惯量 $I_c$ 满足关系,其中 $d$ 为两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看到,在众多转轴中,那个通过质心轴的转动惯量最小,也就是说相同力矩,绕质心轴转动的角速度最大。

  • 薄板正交定理

    针对质量呈面分布的定理,我们根据这个定理可以计算圆环和圆盘绕直径转动时的转动惯量:

8.3 定轴转动定理

8.3.1 定轴转动定理

这个定理对偶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定轴转动的角加速度正比于外力矩的轴分量 $M_z$ ,反比于刚体的转动惯量。应当注意到,沿轴分量的力矩只与 $F_{xy}$ 有关,呈以下关系:

也就是说,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力矩的方向,而大小则是我们常说的力乘力臂力臂是施力方向至轴的垂直距离。

8.3.2 轴承约束力

转动物体受到的外力,既有外资的主动力F,也有被动的隐蔽的的轴承给予的力——约束力。只是约束力对力矩没有贡献,是因为其方向总是越轴距R反平行,用于提供向心力。尽管约束力不影响角动量守恒,但是它会使动量不再守恒

8.3.3 定轴转动动能公式

8.3.4 动力学分析

在我们补充了转动的分析公式后,我们就可以对转动的物体进行分析了,一般的题目需要求解的方程一般来自这么几个方面:

  • 运动学:纯滚($v=0$)、角速度和线速度转换、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转换。

    我们有如下公式

  • 转动:一般为定轴转动定理

  • 牛顿受力分析:因为以刚体居多,所以大部分依靠质心动量定理

8.3 进动与章动

进动与章动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定轴转动的讨论范畴了,而是一种定点转动

我们可以认为人们是希望陀螺保持定轴转动的,而进动与章动可以看做造成陀螺由定轴转动变成定点转动的现象。

角动量大的陀螺,它的定轴性就更好,就可以用来指示方向(角动量的方向)。所以想要造出精密的陀螺仪,应该有大质量,大密度,高转速的陀螺。